1、梁底部主筋与箍筋漏绑
原因分析:①对钢筋班组操作工人技术交底不彻底,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,有偷工减料现象。
②施工自检和工程部、监理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。
预控措施或方法:①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,提高操作工人质量意识,梁主筋与箍筋必须满绑。如梁为架起绑扎的,应在放下之前进行检查,合格后再予以放下,且应有防止梁筋下放后扭曲变形措施。如果梁为在模内绑扎的,应在检查合格后再予以封梁侧模。
②梁筋绑扎应在施工单位三检合格的基础上,由项目工程部、监理认真做检查验收。
2、柱筋接头错开间距实测350mm甚至未错开设置(在同一截面),不符合规范规定
原因分析:①技术交底不到位,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差,钢筋下料制作不规范或未进行翻样下料,无视柱筋连接接头位置的要求。
②对钢筋的下料、加工、接头位置等质量,施工单位“三检”和监理、项目工程部检查验收均不到位。
预控措施或方法:①加强对钢筋工(特别是下料人员)的技术交底,对柱筋接头错开间距,应根据规范要求,错开间距必须满足“大于35d且500mm”的要求。
②施工过程中,在施工单位“三检”合格的基础上,由项目工程部、监理及时进行检查验收,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责令施工单位整改。
3、屋面边、角柱主筋端部未做弯锚收头
原因分析:①施工单位技术交底、施工“三检”和工程部、监理的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。
②钢筋下料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,对规范不熟悉,钢筋下料长度错误。
预控措施或方法:①做好工人的技术交底工作,根据规范及图集要求,边、角柱外侧钢筋无论直锚长度是否达到要求,端部必须做90度弯锚,且弯锚的平直段长度至少应为12d。
②顶层柱筋采用绑扎接头(规范允许范围),有利于调整钢筋高度、弯锚朝向等;如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,必须对每根钢筋做相应的下料,或在施焊前统一下部钢筋的接头标高,然后再统一下料、施焊,但应注意弯锚的朝向。
③施工单位和项目工程部、监理,从顶层角柱、边柱钢筋的下料开始,一直到钢筋加工、安装,均应及时做好过程检查验收。
4、柱筋偏位,且无纠偏措施或技术处理措施不当(直弯)
原因分析:①轴线放样错误,施工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,责任心不强,柱筋随意生根,对已造成偏位的柱筋不进行纠偏。
②柱筋固定不到位(特别是砼浇筑过程中,未作跟踪检查)。
③施工单位“三检”和项目工程部、监理的检查验收不到位。
预控措施或方法:①确保柱轴线位置正确。
②柱定位箍筋设置,必须柱底设一道(固定在梁筋上),距板面以上50cm设一道,且应绑扎牢固。
③砼浇捣过程中不得强行扳动柱筋,且钢筋班要有专人值班,发现有偏位,应及时纠正。
④对已偏位的柱筋,必须作纠偏处理,对偏位过大的柱筋,要设同柱筋根数加强筋,端部做90度弯锚,与柱筋绑扎牢固,且底部同梁上层主筋(砼保护层凿除)焊牢,或做植筋处理。偏差较小时可以剔除部分砼,把钢筋做1:6微弯处理。
⑤施工单位“三检”和工程部、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和验收应到位。